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

雪翁山上的白色聖誕(四) – 蘭陽觀瀑

旅遊車駛上北宜高速公路,向著宜蘭方向奔馳。天色不太好,途中還灑了一陣雨,我們都有點擔心。雖則登上二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山,很多時已超越了雲層,山下陰雨,山上放晴,也是常有的事,但在互聯網上看到的氣象資料顯示,因為有冷鋒到臨,台灣北部地區,包括了雪山之上,未來幾天都有一定的降雨量。

我們今次登頂,走的是雪山的東線,從武陵農場的登山口開始登山。由台北盆地到東岸的蘭陽平原,得要跨過雪山山脈東北端的山嶺。由於雪山隧道的開通,現在已經不用在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上兜兜轉轉,省卻了足足兩小時的車程。雪山隧道其實已經建成了一段時間,不過開放給中型巴士使用,也只是兩個月之前的事。我們是早上出發的三天兩夜團,不用趕時間上山,所以在經過蘭陽平原上的礁溪鄉時,順道一訪那裡著名的「五峰旗瀑布群」。

五峰旗風景區內有五座尖峰排列,層巒疊翠,酷似豎起了五面三角旗,故得名。五峰之間的幽谷有一道溪流,中段有瀑布三級,落差合共約100公尺。景區開發已久,遊人眾多,一條石砌的登山步道,串聯起三座瀑布。雖然已值深秋,溪流的流量仍然不弱,靠近入口處的下層瀑布,比較矮小,高約20公尺,隱身在溪谷樹叢後,而且遠離路旁,一般都被遊人忽略了。第二層瀑布高30公尺,由崖壁直瀉而下,跌水潭前有觀瀑亭一座,是最多遊人聚集的地方。這裡就是蘭陽八景之一的「西峰爽氣」,一般遊人觀賞完第二層瀑布後,經已心滿意足,便在這裡回頭了,不過原來五峰旗瀑布中最壯觀的,是第三層。往第三層瀑布的路程較遠,石階陡斜,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,怱怱地又再往上登。

藏在深山的第三層瀑布,果然令人眼前一亮,50多公尺高的瀑布,自峽谷頂飛瀉下墜25公尺後,跌撞在突出的岩台上,濺起陣陣水花,繼續沿梯級般的岩石散落25公尺之下的深潭中。離開瀑布還有一大段距離,已能感到送來的陣陣寒氣,可以想像得到,在酷暑季節時,這裡會是個怎麼樣的清涼世界。去年颱風過後,溪谷中土石鬆動崩落,一名遊客不幸被擊中,傷重斃命,因為安全理由,往第三層瀑布的步道一直封閉,至近日才剛剛重開,我們是有緣人了。自己是個瀑痴,五峰旗瀑布,原來行程中是沒有的,逗留的時間雖然比較短,遊興未盡,卻是個意外的驚喜。

離開礁溪後,我們繼續沿著蘭陽溪谷向西南行進,寬闊的溪床,部份有接近一公里的闊度,滿佈大小礫石,剩下十公尺左右闊的河水在中央流淌。曾在電視新聞中看過蘭陽溪在雨季時暴漲的情況,洶湧的河水淹沒了所有礫石地帶,與現在所見的,完全是兩回事。溪床上不時看見推土機在平整土地,是農民趁旱水季節,開墾露出的溪床種植西瓜。蘭陽溪床從前只長芒草,秋天時一整片盛開的芒花,十分壯觀。瓜農與河爭地,都是近年的事,不過冒的風險也大,颱風一到,西瓜田便全泡湯了。

蘭陽溪是宜蘭人的「母親之河」,源於南湖大山西北麓,流入太平洋之際,亦滋潤了廣闊的蘭陽平原。因而大山的阻隔,蘭陽溪流域地區,環境相對地原始寧靜。雪山隧道通車,交通便利帶來的效應,是大量遊人湧入宜蘭地區,鄉郊野溪,成為遊人休閒嬉水的熱門地,但伴之而來的,是對環境的衝擊。遊人丟棄的垃圾、燒烤遺下炭渣及油污遍地,雨後更隨著雨水流入河川;越野吉普車在溪床亂闖,亦破壞溪流生態。遊人車輛流量與車速的急增、部份紮營遊客的徹夜喧囂、營火通明,也對原本寧靜的原鄉部落社區生活,尤其是交通安全及居家安寧,帶來衝擊。人潮的湧入,會帶來發展的契機,但是原鄉民社區根本未作好準備,故暫時未能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,不過開發的工程,看來已在開展。對原鄉民的長期利益而言,旅遊產業的發展,極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可持續的管理和經營機制,否則短暫的利益,帶來永久的環境破壞,最大的受害者,除了大自然,還有生於斯、長於斯的原鄉民。

中途在大同鄉英仕山莊吃午飯的時候,窗外還是煙雨迷濛,沿著中橫(1)宜蘭段進入山區時,天色漸漸好轉。車子在下午二時四十分左右,到達了武陵農場入口,太陽也開始露面了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中橫公路,全名「東西橫貫公路」或「中部橫貫公路」,常簡稱為「中橫」,是第一條貫穿台灣險峻的中央山脈、把東西兩岸接起的橫貫公路,與南橫、北橫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系統。中橫公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,曾受到很大破壞,沿線出現多處山崩,滿目瘡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